工业气体 高纯氦气氮气氩气氧气乙炔特种气体

服务热线 :137-6329-3778
首页  >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工业气体受制国外,多部委召开闭门协调会,涉1500亿元大市场

工业气体受制国外,多部委召开闭门协调会,涉1500亿元大市场

发布时间:2021/3/13 9:55:08 人气:9

据报道,3月11日,多部委联合召开工业气体“卡脖子”问题协调工作会议,系统梳理我国工业气体现状并协调推进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电子的粮食”,近年来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相继出台多部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均明确提及并部署了工业气体产业的发展。工业气体除部分为化工、石化企业配套以外,绝大部分是为电子、钢铁、有色、机械、玻璃、建材等非化工企业配套,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高精尖的工业产品的制造,都离不开工业气体。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电子气体“卡脖子”

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工业气体“卡脖子”主要体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高端领域,在集成电路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公开资料显示,在半导体用电子气体市场中,德国林德集团、美国空气化工、法国液化空气等公司控制着全球近八成的市场份额,控制了我国近九成的市场份额我国电子气体行业受制于人的局面较为严重

原林德集团中国区电子事业部业务总经理白久坦言,就电子大宗气体来说,主要卡在外资巨头对国内新兴半导体项目支持度不够、中国本土公司在电子大宗气体项目的技术方案和项目执行环节经验不足等多个层面。就电子特气来说,五六十种最重要的电子特气中,实现国产化的比例不足1/3,电子特气公司在自身技术水平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受到政策法规等限制要求,往往难以实现特气的量产化。





国产替代刻不容缓

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气价同比增速总体呈现前低后高趋势,2021年1月液氧、液氩价格同比增长20%、64%,3月第1周液氧、液氮价格同比上涨9%、3%。华泰证券认为,伴随宏观经济及工业活动复苏,2021年零售市场亦将有望保持景气上行。

目前,工业气体国内市场空间约1500亿元年复合增速8%~9%。我国人均气体消费额为16美元/人,是美国人均的30%,有较大成长空间;从供气模式来看,第三方供气模式国内占比58%,全球占比80%,国内同样有较大提升空间。

据头豹研究院梳理,中国工业气体产业链由上至下可分为上游原材料和设备制造商、中游工业气体供应商和下游应用行业。未来随着工业气体行业新兴分散用气市场需求的释放,中国空气分离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增长到2022年可达到236.6亿元





此外,特种气体具有高附加值,下行需求高速增长。特种气体国产化的趋势将为中国国内专业的气体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西部证券认为,近年来国内气体公司已陆续实现IC用高纯二氧化碳、高纯六氟乙烷、光刻气、超纯氨等多个产品的进口替代,未来两年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快。

与此同时,在国家红利政策的支持下,部分本土企业研发能力持续提高,与国际领先气体供应商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中国本土企业还拥有低成本、贴近客户、反应灵活等优势,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份额逐步扩大。对标全球龙头林德、法液空千亿市值,国产龙头正在崛起

据悉,A股上市公司中,金宏气体两款特气产品通过稽查认证,并已与通威太阳能、、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已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实现20多个产品的进口替代。高纯氢气、高纯氦气以及氧气、氮气、氩气均已用于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方面。

技术支持:光龙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