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7/14 13:14:24 人气:63
超高纯氦气回收技术总结汇报
专利号:CN 104944393 B
专利权人:上海正帆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汤剑波、龚小雷等
氦气作为不可再生战略资源,在半导体、光纤制造、航天等领域不可或缺。全球氦资源面临枯竭(预计25-30年耗尽),我国氦气进口依赖度超95%,价格波动剧烈。传统变压吸附法(PSA)存在纯度低(<99.999%)、回收率不足(通常<90%)、设备复杂三大痛点。本专利提出一种深冷-吸附联用技术,实现氦气纯度≥99.999%、回收率≥95%,突破“卡脖子”资源困境。
设备按流程顺序包括:除氯装置→缓冲罐→压缩机→过滤器→干燥机→干燥塔→液氩罐→固氩罐→吸附罐→储气罐
核心创新:
液氩罐/固氩罐/吸附罐一体化集成于液氮杜瓦罐(-196℃环境),实现深度低温纯化;
分子筛吸附剂(4A/5A型)结合相变分离技术,分级去除杂质。
步骤 | 关键操作 | 技术参数 | 去除杂质 |
---|---|---|---|
1 | 除氯装置化学吸附 | 填料:氢氧化钠 | Cl₂ |
2 | 压缩机增压 | 压力15-25bar | - |
3 | 过滤器+干燥机 | 过滤精度0.1μm | 油/水/颗粒物 |
4 | 干燥塔分子筛吸附 | 常温操作,可加热再生 | H₂O/CO₂ |
5 | 液氩罐深冷分离 | -186℃~-188℃ | 大部分Ar(凝结排出) |
6 | 固氩罐固化分离 | -196℃~-198℃ | 剩余Ar固化,N₂/O₂冷凝 |
7 | 吸附罐低温纯化 | -196℃~-198℃ | 残余Ar/O₂/N₂ |
8 | 储气罐收集 | 在线分析:水分仪+气相色谱仪 | 纯度验证 |
对比维度 | 传统PSA法 | 本专利方案 | 提升效果 |
---|---|---|---|
纯度极限 | ≤99.99% | ≥99.999%(杂质≤5ppm) | 提升1个数量级 |
氦回收率 | 70-85% | 95-99% | 资源利用率↑20-30% |
设备复杂度 | 多塔吸附、频繁切换 | 线性流程,低温罐集成 | 占地面积↓40% |
能耗与经济性 | 高压运行(>30bar) | 中压运行(15-25bar) | 能耗↓30%,投资↓25% |
再生能力 | 吸附剂寿命短 | 干燥塔/吸附罐可加热再生 | 运维成本↓50% |
实施例1(50%原料氦气):
液氩罐温度:-186℃ → 去除大部分Ar
固氩罐温度:-196℃ → 固化剩余Ar,冷凝N₂/O₂
结果:纯度99.999%,回收率96%
杂质含量:
Ar ≤1ppm, H₂O <3ppm, CO₂/CO ≤0.5ppm, N₂ <2ppm
实施例2(70%原料氦气):
增压压力:18bar
回收率:98%
杂质控制:N₂含量<1ppm(优于半导体级标准)
实施例3(90%原料氦气):
固氩罐温度:-198℃
回收率:99% → 行业最高水平
半导体制造:
光刻气保护、刻蚀工艺需99.999%以上氦气,本技术满足3nm以下制程需求。
光纤预制棒:
氦气纯度不足导致光纤气泡缺陷,本方案将废氦回收成本降低40%。
战略资源安全:
回收率95%以上,可使我国氦气进口量减少15-20%。
循环经济模型:
graph LR A[用户端废氦] --> B(回收提纯) B --> C[99.999%高纯氦] C --> D[返回用户端] D --> A
核心壁垒:
液氩/固氩罐温度控制精度(±1℃);
分子筛与深冷工艺的耦合设计。
衍生方向:
氦同位素分离:调节深冷温度提取³He(核磁共振用);
航天燃料回收:火箭发射废气中氦的循环利用;
医用MRI系统:保障液氦磁体冷却的可持续供应。
该专利通过 “化学除杂→中压增压→四级低温相变分离” 技术链条,解决了超高纯氦气提浓的世界性难题:
纯度突破:达到99.999%(5N级),杂质总量<5ppm;
资源高效:回收率95-99%,颠覆传统PSA工艺;
成本优化:设备投资减少25%,液氮冷源可复用。
建议行动:
半导体企业优先引入该技术构建闭环氦气供应链;
联合开发氦气回收云平台,实现纯度-能耗数字孪生监控;
申报国家战略资源回收技术专项,加速产业化落地。